Tuesday, December 15, 2020

提議與協議的方法

0:15 2020/12/16 聽說有意見可以向有關的官員提出。對商店、教會、社團也可以提出建議,這是民主的 ABC。不知道有沒有人統計成功率。 提議的方式很多,草擬契約也是一種。若是你接到「建議」或契約草案,你會怎麼辦? 只要把曾經接到的建議條列出來,看看時幾發展的歷程,就可能看出一些端倪,找出一些要領。 這裡只提一些有限的經歷,做參考,拋磚用來引玉。 ----- 1. 我曾經在飛機製造公司裡為客戶(同公司的另一部門,是我們不可抗拒的客戶。我們是那部門不可推諉的服務提供者)提出「處置方案」包括三種不同的作法。建議他們採取第二種。他們同意,就進行了。 第一次出現成果後,他們就跳起來說,結果不符合期待。我的處置錯了。我回答說,那我們從來,重新討論、認識、整理需求。積極約時間,之前又來話了,說我所寫的計畫沒有錯誤,是他們十幾個人全部都看錯了。我不必重新撰寫文件,他們現在知道該選哪一個措施了。 這個故事的啟發:讀/聽者不一定在第一次就完全正確地理解所建議的內涵。不論理由何在,只有提案者可能預防誤讀、誤判。這可以說是第一類的失敗原因--誤解。我曾經參加一項契約交涉。 2. 一個網頁設計公司志願免費提供一個非營利機構的網頁製作與維修服務。我被要求陪伴觀察交涉的過程。草稿由接受方提出。一下子就談不下去了,因為接受方提出每一項製作或更改必須在兩週內完成。提供方立刻表示不可能,因為市場有壓力,付費的服務一定優先處理,每一個行動都難以預料完成的時刻。 我向接受方提出一項修改,不在提出兩週內完成的要求,反而提出接受方不可在兩週內連續提出多於一項的需求。重返談判桌時我指出提供方須要受到工作量的保護,但是必須提供原始碼(其實接受方的人不瞭解網頁的原始碼無法隱藏)同意在忙不過來時讓接受方另找人接手。很快地就完成簽約了。 功課:善意的互相保護才可能協力合作。簽約就是為了避免失敗。起草者必須研判雙方可能具備的弱點、弱勢、風險、等等。交涉時最好雙方都提出草案,比較容易看出對方草案的缺失。 3. 向政府提案時須要考慮承辦者的障礙、風險、與抗拒或支持的理由。大部分領薪水辦事的人都相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事最好」尤其是多出來的事情最好是他們自己想出來的。因此,最好是讓承辦員參加具名取功。若能找到潛在承辦員一起商討,讓他們成為功勞者,就可能比較順利,至少超越一層障礙。 4. 教會要提出新案件時若由教會成員參加研討或起草,可順便提供實習機會增強個人履歷,開拓就業機會與職場實力。教會有數不完的機會讓人學習管理與經營,並提供實作推薦書。推薦書的撰寫另有一套撇步可分享。當然也可開班傳授企劃、提案的方法。讓大家研讀總會或中會的議事程序書只有好處。當然也可順便訓練開會術及主持會議的技術。這些都是對於職場生存有幫助的技術與技巧。 1:55 2020/12/16

Sunday, December 13, 2020

聖詩學:想讀念唱改錄聖詩

店面話術

2020/12/13 21:42 包括: 1.迎賓 2.介紹店 3.介紹商品/產品/領域 4.介紹交易法 5.送客 6.逐客 17:16 12/27/2020 今年不知怎麼搞的,竟開始注意店面跟店門口的話術,發現不少人在看店時並沒有注意到有什麼講話的要點。覺得好像沒有人在訓練似的。現在臨時上網看看別人怎麼講。 這一篇好像沒有碰觸到我在想的「話術」–講話方法的技術面或技術層。欣生活行動門市介紹話術- 欣生活電信加盟站 (google.com) 這一篇所講的話術好像偏重於內容。破解10種銷售話術 淡定買屋不吃虧!-591新聞 這一篇比較詳盡些,但是傾向於傳統的行銷。專注於「成交」。珠寶銷售技巧和話術 - 每日頭條 (kknews.cc) 根據我自己的零售經驗,我看到至少有兩層功效一直被忽略。原因可能是「業績的壓力」導致忘了「業績是堆疊而成」的。意思就是說,交易其實是個過程,是有階段的。交易前的階段與步驟看似浪費,其實是必要的。想通那些過程自然會瞭解不同階段的成就都有功勞與貢獻。暫時就以「沒有讀書」的基礎談談我的想像看看。 先從店門口談起。零售店面通常不會設在路人少的地方。因此,店門口須要引人注意,引人好奇、走進店裡。上星期五,我在中山北路看到一家店,裡面空無一人。我即將路過時,只有兩個人站在門外,眼睛都看著外面。他們作對一件事–站在門口,少作一件事,沒有往裡看。其實是我主動跟他們講話的。詳情以後繼續談。 另一件事跟我注意過的店員一模一樣。他們直接地拼命介紹商品。這就是關鍵了。不久前我載一加3C百貨店裡順便看桌上型電腦。同樣地,我聽到一連串的商品介紹。遺憾的是他們不知道我曾經在大學裡面教「計算機概論」。他們怎麼講都「不盡正確」,因為他們都必須以「成交」為導向來講話。當時我的採購要件很單純。還好,雖然沒有吸引我認真聽講,卻引發我探索,並設法寫下「店面話術」。我乾脆地直接買了兩套。這一來就引起他們的興趣。我想,這樣,或許以後會有機會去跟他們談店裡話術。 我要提的是「情境導向」的行銷話術。大部分台灣人並不知道有一位台灣牧師已經是國際性的神學家至少兩個世代了。他發明「情境神學」在國際上發光,被廣泛地認真引用。簡單說,人會因為各自的特殊情境而對造物主「上帝」有不同的期待與認識。這跟傳統的「絕對真理」大異其趣。配合情境的行銷術也可能會突破許多成交上的盲點與死角。 退回到前提,小時候聽讀過師範學校的前輩說,講課的第一步就是要「引發動機」。把這個原則應用到行銷,就是要引起路人注意這個店、走進店內、認真交談的動機。我曾經是專業跑堂,注意過餐館的要領。越多人等桌子的店生意會比沒有人等桌子的店好。用這個道理來講,就是越多「往店裡看」的人,就越可能有人走進店裡,越多人在店裡講話的店,會比沒有人在店裡講話的店引人走進去。缺少這些前提,成交的或然率也自然會減少。 21:01 12/27 前往全聯,先遇到生活工場店長正在走廊上面對店裡整裡擺設。拿這一篇的第一份紙板給她,啟動一點點店前聊天,另一位店員也走過來聽。他說有些路人不喜歡店員跟他們談話,只想逛逛。的確是須要把來客分類幾番,找出偵測要領。設法使路人變成逛客,在使逛客變成問客,試問客變成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