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is one day before the big day of Lunar New Year party of
the Taiwanes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in St. Louis, TAA-STL.
While the inauguration of a new President of USA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 new era, normally with half of the population resisting, the TAA-STL also
try to start a new era but with the old faces i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t appears to be a difficult challenge. The president, a
caretaking role
now, issues a chat about the dream of re-start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for cultivating the Taiwanese American heritage and identify in St. Louis area.
It is posted in Mandarin here.
If you need or "can offer" an English
version please write or call.
謝謝董事們辛勞地籌備,讓台灣同鄉會的新春晚會再回人間聖路易。特別感謝謝昌宏董事,他挑起總策劃的重擔,雖然臨時有要事需要出國,仍然拼到最後一天。若有人願意代替他本來計畫要兼扮的財神爺,還有機會試看看。什麼話都不需要講,出現時間也自己決定,給大家、你、跟家人一個意外的驚奇。願意的人請私訊給我 (groh.hisam@gmail.com 或314-488-5150)
正式的宣告總是不好聽,我來試看看避免在餐會時煞風景,就在這裡聊聊同鄉會的某些話題。看看能不能激起些許漣漪,引發鄉親社區的前進。歡迎提出疑問或討論。
長話短說,我們需要找出繼續玩下去的理由、方法、與策略。其實最根本的是該談談我們在聖路易要怎麼活下去,要活出什麼來。
以前,旅居聖路易,想的都是如何發揮最大的生存效益,賺最多的錢、買最便宜的東西、存款繼續增加、謀取更多的福利、還有,該搬去那個較好的地方。
現在留下來的人好像心情不同了。新來的人也好像沒有以前那些負擔了。大家較 關心什麼時候去哪裡旅遊、回台灣、吃哪家館子,不是嗎?
我們當中還有共同需求嗎?若沒有,那就幾乎沒有見面聚會的理由了。那只能 提供見面聚會的同鄉會自然就會消風,沒有人想參加了。
用社會學觀點來想,應該有,不過需要去找,去談,去開發,去經營。
同是天涯移居人或寄居人,我們有什麼共同點跟共同需求呢?簡單說,就是共同的認同。不錯,有的人具有多樣認同的條件可以加入其他群體去取暖或收取福利,而不需被某一項認同綁住。
我們之間的共同點可以說是來自台灣,接受過現代台灣的滋潤與洗滌,帶著台灣氣質跟優缺點,跟住在聖路易地區,繼續活在台灣跟美國的大傘下面。
無論如何不可能完全變成其他族群。我們的喜怒哀樂只有在同鄉圈子裡才可能得到欣賞或體諒。當我們站在大社會裡,我們需要一個讓其他族群的人爭眼敬佩的共同理由。
如果我們曾經覺得某某族群的人了不得,就表示我們的族群也可能讓人另眼相看。這就是我們此後在聖路易可以努力、發揮的地方。也是因為這樣同鄉會早已把宗旨改為台美人文化傳統的發展與展現,而交誼活動變成「匯聚大家能量」的手段與過程。這跟早期同鄉會以交誼為主大不相同。
談到交誼也是有新的空間可發展。以前強調「跟老朋友見面」,現在需要強調「認識新朋友」、「拓展人脈」。
有一件事情就是靠「認同感」做基礎的。鄉親之間互相作伴、提攜、提供舞台、互相欣賞鼓勵、拌嘴。其實這很簡單。因為最古老也是最普及跟最通行的娛樂就是聊天。聊天不但可娛樂,還有調節身心、教育、訓練、跟拓展人脈的功用。這次,也可以說是今後,我們設計特別的聊天節目作為餐會的主題活動。不但每個人都可能受邀扮演名嘴當眾聊聊,也可能臨時扮演訪談者帶動大家。鄉親之間互相學習、互相鼓勵本來就是家常便飯,不必擔心出糗。
這是新方向、新氣象、新作風、新希望的第一步。2017年顯然是
蘇希三 3:05 1/20/2017
(這一篇想了好幾個月總是下不了筆。殘殘直接打字下去,竟然是全新的風貌。參加同鄉會就是有這種磨練的機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