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8, 2020

Weekly briefing on hymns to be sung in the Sunday worship - a breakthrough in hymnody 華語版

每主日為禮拜中所唱的聖詩進行簡介  一項「聖詩運用」的突破
2020/4/28 9:25 英文原稿 

這件事也見證一項新冠肺炎COVID-19的正向效益,跟新的歷史性一小步。
這件事也見證了一位新科博士PHD已經上工。郝宇博士剛剛在2020417日完成了口頭辯護,並獲得了教育學博士學位。

在經歷了勵馨基金會的「研發室」創始主任之後,我對每個人就新方式和新生活的回應、嘗試、與貢獻非常敏感
-----
這是我今天上午9:04對郝宇博士的LINE消息所提出的回復

「我明白了。我並沒有考慮發表演講,而是想要示範『咬字和歌唱法』。

我可以嘗試在所選用的聖詩中簡短地提一下內容,以幫助人們在嘗試唱歌之前進入那首聖詩的意境。我們在禮拜儀式中的『傳統唱法』不足以幫助任何人真正所唱的聖詩受到幫助或是樂得欣賞。

這樣透過影片簡介好處之一就是『內容可以經由字幕同步涵蓋所牽涉到的語言』。

這是聖詩史上的一個好點子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謝謝。我將開始寫一個『佈絡閣』來詮釋並解釋這種新方法,同時註明「創意的來源」,也就是郝宇博士,一位新科教育學博士。

那些對話是這樣開始的

-----
這是該架構的最初想法:
  1.  每首讚美詩,無論是新歌還是舊歌,都值透過解釋,示範、和演練,觸及潛在的唱者和聽者的內心和靈魂。
  2.  每一位可能使用聖詩的人,無論是否唱出聲音來、有一樣的信仰、信奉基督教、相信教會,都值得獲得機會接觸到詮釋,示範、或演練,都從聖詩詩和信奉基督教的豐富傳統獲得幫助。
  3.  一般人應該獲得機會可從精神因素、音樂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演練因素、和文字因素的組合中獲得啟發,以便可能不斷地從每首聖詩獲得的收益最大化。
  4. 聖詩使用者應該有機會受到啟發,學習聖詩的藝術和技巧,以此來提高通過讚美詩傳播福音的能力。
  5. 每個教會都有機會和責任讓『應用聖詩』以及『使用聖詩的獲益』最大化。
  6. 除了「避免遮蓋掉禮拜活動的核心」這個原則之外,聖詩簡介的表達方式可以無限地多種多樣,包括寫作、演講、座談、工作坊、視頻製作/分享,「唱前提示」等。
  7. 對於安排在禮拜儀式開始之前的聖詩簡介,無論那簡介是否代替傳統的前奏,簡介的要點可以包括「為什麼選擇在那場禮拜中唱那首聖詩或其中的某節」做為其主題之一、歌詞中的關鍵詞,歌詞的神學因素,歌曲的音樂動機和亮點,所選音節的發音,旋律中具有挑戰性的音符和音域,難過的樂段,對樂器司琴者的挑戰以及避免「在禮拜中因為聖詩而失焦」的風險等等。此條列的表需要不斷地調整。
  8.  理想情況下,如果簡報是在禮拜儀式之前進行的,或者被視為禮拜儀式的一部分,那麼將有一個編輯委員會。(如果「說教」是禮拜活動的一部分,「說詩」也可以被視為禮拜儀式的一個部分。)這意味著需要提前製作視頻,以便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審查和批准。這意味著需要提前製作影片,以便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審查和批准。
  9. 對於由「具有不同語言偏愛」的人組成的會眾來說,影片中具有多種語言的字幕是不錯(有比較好)的選擇。若是沒有多文化禮拜的直接壓力,可以用不同的口語或字幕分別製作多個影片。
  10. 聖詩簡介的影片可以永久用來當做「跟隨耶穌的命令,跨越空間、文化、和時間界限地幫助人們」的媒介(馬可福音16:15,「他對他們說:『走進世界,傳揚福音』」,徒1:8,「但是當聖靈降在你身上時,你將獲得力量;你將成為我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境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的見證。」,新的國際版本)。
    4/28/2020 10: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