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3, 2018

20181031 What could be the new directions of identity and sense of identity 認同與認同感的潛在新方向

19:16 2018/10/23

認同感這回事越想越複雜。好像需要先提出個預告,讓大家事先預習一下,有個心理準備。不然到時三十分鐘內什麼都講不清楚。

預習當然就要把範疇弄清楚。大家取得一些共識。

首先,要談什麼是我要談的認同感。

認同感有兩大類,一類都不可忽略或省略。

第一種就是「自己看自己是什麼」。這是自己的選擇,可以自己經營的。第二種是「別人看我是什麼」。這雖然是可經營的,對於別人的誤解跟沒有講出來的認定卻是無可奈何的。

提出這個議題時的想法是兩種都要碰觸才會有實用感。(尤其是「被認同」這部分是不得已卻是與生涯、事業、生活都息息相關的。10:59 2018/20/25)

再來就是要談認同感的數量。簡單一句話,每個人都有無窮多的認同與認同感。而且認同與認同感都可能成長、變遷。也就是說有「生老病死」。

這又牽涉到一個基本的概念了。到底是要談認同還是認同感。這怎麼區別呢?
簡單講,明確的有適時「有關認同的宣示」就是認同。沒有的話,就是認同感而已。有的人雖有「認同」卻不見得有「認同感」。例如,身上有某一國家的護照並不表示認同那一個國家。身為某企業的員工,甚至經理,也不見得對那個企業有認同感。

剛剛看到有人在網際網路上提出疑問交求解釋下例解個項目:看起來沒有什麼明確的幫助。卻能幫助我們看到些認同與認同感的例子。

  • 族羣認同(ethnic identity) 
  • 團體認同(group identity) 
  • 個人認同(personal identity) 
  • 種族認同(racial identity) 
  • 參照團體認同(reference group identity) 
  • 群體感(sense of peoplehood) 
認同有層次:有些認同不見得互相排斥而是有層次的區別。比方說,「我是高雄人」跟「我是南部人」就是有層次的現象。

認同的類別無限多。每個人都可能自創一些認同與認同感。而且不一定需要講出來讓別人知道。同樣地,每個人也會對別人貼上一些認同標籤,而且不一定公諸於世。
------
好,暫停扯那些基本法則,轉談較具體一點點的。

也就是要談談為什麼「談認同的方向」,而且是潛在的,而不談具體的認同。也不是要主張我們應該有某些種認同跟認同感。

簡單地說,「具體認同」族繁不及備載。對於某些認同與認同感也是各有見解與取捨。不值得公開辯論。
談方向,就是要談思考的方法。從談方向可能進入談到一個社團如何卻實地發揮影響力。
19:48 2018/10/23

-----
22:46 2018/10/23

這裡有一些方向的思考。
  • 與既有的群體/類屬認同
  • 與既有的屬性認同
  • 與既有的特質認同
  • 與既有的作風/風格認同
  • 與既有的習俗認同
  • 與既有的成就/失敗認同
  • 與既有的利益/虧損認同
  • 與既有的文化表象認同
  • 與既有的主張認同
  • 與既有的信仰認同
  • 與既有的組織認同
  • 與既有的缺陷認同
尚未形成氣候、被認定、被辨識出來的方向就是潛在方向吧?22:54 2018/10/23
-----
10:56 2018/10/24
認同的本質還可這樣分類:
  • 與生俱來的認同
  • 與出生/出身沒有關係,而是由自己經營出來的認同(包括「自認」與「他認」都有)
  • 隱藏在他人心中,操之在他人手中的,跟前述兩者都無關的。
認同的範疇還可這樣分類:(在一個社團裡談認同或許可以多談一些集體認同好幫助大家為社團定位,經營作風)
  • 個人的認同
  • 集體的認同:團體、組織、社區、行(專業)與業(市場領域)(也許「行」是指 disciplines of methods ;「業」是指 fields in the markets。我沒有研究過。需要再查詢)
因為別人不見得會把他們針對我所認定的「認同歸屬」真誠地講出來。即使宣稱據實講出來了,聽的人也不見得全盤相信。「他認」雖然是這樣無可奈何的事情,被認定的人卻是非設法經營不可,屬於「明知不可為卻為之」的事項之一。這也是值得我們在社團裡探討「認同」的理由之一。11:16 2018/10/24

(15:03 2018/10/24 這個做參考 https://www.itsfun.com.tw/%E8%AA%8D%E5%90%8C%E6%84%9F/wiki-2724195

在管理心理學中,是指群體內的每個成員對外界的一些重大事件與原則問題,通常能有共同的認識與評價。這主要是由于各成員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彼此間存在一致的利害關系。有時盡管群體認識不一定符合事物的本來面貌,但每個成員都能信以為真。認同感尤其在個人對外界事物信息不靈,情況不清,情緒不安時會強烈地影響個人的認識。
-----
2018/10/29


認同/認同感很容易被當作「歸屬/歸屬感」在處理。顧名思義,他們是不同的。
在台灣長大的人很容易就會想到歸屬跟歸屬感,也喜歡 說某人是屬於什麼的。

其實,在現代的社會裡已經很少人「屬於」什麼了。即使是大家常掛在考上但是都不想爭論的生肖。說自己是屬牛的,並不會產生什麼樣的歸屬感或是從屬感。可能講在一個組織裡某人屬於那個單位或是哪位主管,但是每個人對這個「屬」字的概念各有論述。

我們不必在這次跳進去談「屬」。只要確定是在談認同而不是歸屬就好了。若有人因為認為自己歸屬於某項而覺得困惑,可以另找機會私下談談。1:06 2018/10/3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