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31, 2019

台灣年怎麼過?

2019/2/7 重寫

在美國小城市舉辦「過台灣年」的活動好像越來越不簡單。不知道有沒有人研討過。其實,不只是過年活動,而是任何活動都不簡單。幕後到底是什麼因素值得另文探討。逼在眼前的是2019這個年怎麼過。

偶然在全美同鄉會會長的「賴癮」群組裡問起過年可唱的台灣歌之後猜知道有一手名叫「快樂台灣年」的歌已經在其他分會裡唱過。聽說頗受歡迎。

上網觀摩之後,覺得蠻有趣,卻不夠和情合宜。那是一首兒歌,談的都是傳統的過年,缺乏振奮人心向前引頸的因素。那些傳統,如賺大錢的心願,都可能是阻擾台灣人成為世界公民的力量。

這立刻令人想到「台灣人想要什麼,同鄉會應該引導鄉親們想什麼,發展什麼呢?又該如何找方向,開路徑,等等」。缺乏方向,自然就免談開路了。既然是要以台灣同鄉會的名義辦活動,要鼓勵大家向後看,還是向前看,看什麼呢?若沒有開創新格局,目前在走的是什麼路,往什麼方向呢?

假設每一種慶祝或紀念的活動都帶著某種意念與價值,那麼所謂「過年」活動到底在反應或是鼓吹什麼呢?

在新路易這些年有不少感想:包括,少見到願意花時間策劃、規劃、計畫的鄉親。大部分的人研習在台灣的模樣,趕工,應景。只花時間處理逼在眼前事情。何況,沒有聽過人在談「策劃、規劃、計畫」的異同及要素。更不容易找到人在半年前就開始構思新春餐會的內容與格局了。

新路易的2019新春餐會由同鄉會與公共事務協會合辦。主要原因是會員大多重疊。這也是省力、省事的方法之一。大家都樂見其成。因此,首先敲定的是由公共事務會提出一場主題演講,邀請一位年輕黃立豪博士講「台灣人的凝聚」。這一段摘自他提出的預覽:「深化台灣民主要從團隊凝聚開始,能在新文化中飛揚才能立足於國際社會,我們當然不是在高喊洗腦式的口號!台灣學者協會是現在進行式而且也希望是未來傳承式,希望能綿延永續不只是千秋萬世,我們怎麼做?敬請期待」這顯然在提醒「文化」的重要性與探索的方向。

根據過去的經驗,演講一定要在吃飯之前,否則會有人選擇遲到只來聽演講,還可省下餐費。(什麼?吃飯不是台灣人的最大公約數嗎?沒錯,雖然是最大公約數,當下的台灣人已經不是四十年前那種「只要能見面,吃什麼都可以」的了。)

演講之後,吃飯之後呢?

美式的社交聚集最簡單,根本不需有什麼節目,就是大家自由聊,無限聊直到散會。可是,好像還有不少相勤不適應這種放牛吃草式的聚會。即使大家都具有游移找人聊的技能,也會覺得若有所失,浪費一個晚上,因為游移式的聊天都是場面話,哈啦、哈啦而已。這對於知識掛帥的台灣人是受不了的事情。「花了一個晚上什麼收穫都沒有」就是浪費。可能以後就不玩了。無論是什麼領域的主題演講都無法滿足每一位參與者的口味。

於是,我們在飯後強把大家拉在一起,玩玩。我們播放「快樂台灣年」的影片,並且加上一節新歌詞來描繪在美國的台灣年。談到沒有放假、沒有鞭炮聲、沒有團圓、沒有紅包、但是有自由,一切自己來,等等。這大概是首創吧,因為網路上找不到類似的東西。

桌邊坐滇滇
桌頂排予滿墘
下班以後來等過年
美國个台灣年
無炮仔聲吵佮欲死
落袋仔袋磅子
思鄉前途攏放袂去
毋敢等保庇
恭喜恭喜恭喜你
倔力加減儉錢
自由相揣四界去
啥物攏通試
恭喜恭喜恭喜你
舊衫嘛會過年
招伴欱仙揣新意
自己開台灣年



我們還介紹另一首新歌詞。「有樣看樣,沒樣自己想」唱出這個古老的台灣諺語,也呼應主題演講所提倡的「透過思考引導台灣人新文化」。



效果如何還不知道,只知道我們試了。而且還需要繼續嘗試。一般人的想法就是跟著大眾走就對了。可是當大眾在想什麼不得而知的時候怎麼辦?只好自己想,試看看,繼續試看看了。
10:28 2018/2/7


----------
最近透過line 群組向全美台灣同鄉會會長請教而得知有些同鄉會已經在應用一首歌,名叫「快樂台灣年」,好像頗受歡迎。

網際網路上有好幾個影音檔,台語跟客語都有。

這個是台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5uEJw0YkU
這個是客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gZ_8o3U5k

由於以前都沒有聽說有台語過年歌。趕快去看看。很快就引來許多感觸。
首先,很高興有這樣的努力。似乎有不少人設法使台灣獨特的現象浮上台面。這應該是必然的現象,也是每個地方都會發生的現象,不必大驚小怪。

其實,起初會想到請教各地同鄉會用什麼節目過年只是因為必須為一個小小的春節餐會找或是設計節目。這是相當傷腦筋的事情。或許也是不容易找到人志願投入同鄉服務的原因之一吧?開始對過年活動好奇就會想到「大家一向是怎麼過年」、「過年有什麼好玩」、「過年有什麼好」、「過年有什麼趣」、「過年有什麼意思/意義」、「過年有什麼困難」、「過年有什麼問題」、...

然後,就想起或許可以掰出一首新歌詞來反映住在這裡這些年來的過年感。由於是「場面事務」,限期完成的,只能走捷徑,而需要避免曠日廢時的專題研究了。

第一道捷徑就是根據既有的歌詞延伸,找出不同的現象。還好,很快地就找到幾個要點:沒放假--下班後才能等過年,隔天又要上班,不能沿戶拜年或踏春去;沒有團圓,卻有應景的聚餐;沒有爆竹聲、也不必在口袋裡裝現金,給紅包(其實,退休前那些年也實在不敢相信有閒錢可玩);戰戰兢兢地求生存不敢夢想賺大錢,只求節儉存些老本;小時候書本裡提到的「穿新衣、戴新帽」早就破功了;出國以來嚐到的新滋味則是「自由」,包括行動、思想、與言論(其實,仍然籠罩在白色恐懼之中。至少仍然是需要看人講話。言論自由的事情茲事體大,需要另文探討。)。

就這樣,第一個版本出現了,講的是親自體會過的「美式台灣年」。當然不可能把全部的「在美過台灣年」現象全講清楚。更不可能講出「人人皆如此」的現象。這只能算是一個營造台灣在美新文化的開始罷了。為了在餐會時帶動大家唱,至少接觸一下,折騰半天,把樂譜跟歌詞加進網路通行的影音檔裡面,還把音高調整成為大家都可適應的高度。因為是介紹性質的活動,所以還硬把旋律不盡相同的客語跟台語寫在一起。嚴格講這不算是好的帶動唱影片,練唱的效果應該很有限。只希望搭配不同版本的講義能使參會者感受到費力準備的熱誠以及指向的目標 -- 建立新的文化與傳統。

想不到,上載不久就進入目錄,被搜尋到了

在着手編製影音檔之前,其實已經改過好幾版,甚至有不同的歌名了。只是覺得要重新製譜做為帶動唱的媒介可以太耗時間了。只好將就,把不同版本分別處理。

關鍵在繼續推敲、咬文嚼字的過程中發現,其實過年方式的差別不見得在於美國跟台灣,而是在於「農曆年是否主流」。想半天,發現是洲別。

大致上說,似乎在亞洲到處都在過農曆年。而且方式上大同小異 -- 重演傳統。所以我把歌名改為「外洲台灣年」或許會引起其他洲的台灣人的共鳴。不過,這可能會失效,因為「洲」跟「州」在語音上分辨不出來。把樂譜稿寄給太平洋時報之後又覺得有些句子還需要改善。現在大概沒時間再繼續玩了。還需要從頭設計一項新的遊戲在晚餐後讓大家一起玩。歌詞的改善等到餐會結束後再說吧,反正聚餐時不用那個外洲的版本。(那個版本我比較喜歡,因為有催淚的句子出現)

到目前為止,餐會在晚餐後要玩的遊戲屬於「聊天」的遊戲。希望打破傳統,讓聊天超越「敘舊」,進入「迎新--讓別人認識我更多、我也認識老友更多、還要認識新的朋友」的領域。相信這是台灣跟台灣人成為世界要點的不二法門。畢竟,台灣人從來沒有思想跟言論的自由,也最缺乏表達的訓練。

總而言之,探索過年活動、包括過年歌、聚餐節目的目的在於尋找理由營造新的文化、活動、表象及哲理。缺乏這些,誰都不會認真扮演台灣人,當然也不會認真以台灣名義貢獻世界。如果一切都跟別人相同,那不就是浪費了「獨特的環境、經歷、主客觀條件、眼光、理想」被同化了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